- 相关推荐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1】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表现 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常见于生育年龄的妇女,发病率为15%~20%,主要症状表现为盆腔疼痛和不育。
异位病灶最常见于盆腔脏器和腹膜,其中以侵犯卵巢者最常见,也可出现在身体其他部位,如脐、膀胱、肾、输尿管、肺、胸膜、乳腺、淋巴结,甚至在手、臂、大腿等处。
病变广泛是内异症的主要病理特点之一。
临床表现
痛经:临床常见的症状,多为继发性,即自发生内膜异位开始。
患者诉说以往月经来潮时并无疼痛,而从某一个时期开始出现痛经,可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
有的痛经较重难忍,需要卧床休息或用药物止痛。
疼痛常随着月经周期而加重。
由于雌激素水平不断高涨,使异位的子宫内膜增生、肿胀,如再受孕激素影响则出血,刺激局部组织,以致疼痛。
如系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更可促使子宫肌肉挛缩,痛经更为显著。
异位组织无出血的病例,其痛经可能由血管充血引起。
月经过后,异位内膜逐渐萎缩而痛经消逝。
此外,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可查出许多炎症过程,很可能局部的炎症过程伴有活跃的腹膜病变,从而产生前列腺素、激肽和其他肽类物质引起疼痛或触痛。
但疼痛程度往往不能反映出腹腔镜检所查出的疾病程度。
临床上子宫内膜异位显著,但无痛经者,占25%左右。
妇女的心理状况也能影响痛觉。
月经过多: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量往往增多,经期延长。
可能由于内膜增多所致,但多伴有卵巢功能失调。
不孕: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常伴有不孕。
根据报道,原发性不孕占41.5%~43.3%,继发性不孕占46.6%~47.3%。
不孕与内膜异位症的因果关系尚有争论,盆腔内膜异位症常可引起输卵管周围粘连影响卵母细胞或导致管腔堵塞。
或因卵巢病变影响排卵的正常进行而造成不孕。
但亦有学者认为长期不孕,月经无闭止时期,可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的机会;而一旦怀孕,则异位内膜受到抑制而萎缩。
性交疼痛:发生于子宫直肠窝、阴道直肠隔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使周围组织肿胀而影响性生活,月经前期性感不快加重。
大便坠胀:一般发生在月经前期或月经后,患者感到粪便通过直肠时疼痛难忍,而其他时间并无此感觉,为子宫直肠窝及直肠附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
偶见异位内膜深达直肠黏膜,则有月经期直肠出血。
子宫内膜异位病变围绕直肠形成狭窄者有里急后重及梗阻症状,故与癌瘤相似。
膀胱症状:多见于子宫内膜异位至膀胱者,有周期性尿频、尿痛症状;侵犯膀胱黏膜时,则可发生周期性血尿[1]。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方法,因为在直视下可以基本上明确病灶范围和性质,对解除疼痛,促进生育功能效果较好,疗程短尤其对重症者,纤维化多,粘连紧密,药物不易奏效。
较大卵巢内膜样囊肿,药物治疗无效,手术尚有可能保留有效卵巢组织。
手术可分为保守性手术、半根治性手术和根治性手术3种。
保守性手术:主要用于年轻、有生育要求者。
保留子宫及附件(尽量保留双侧),只是切除病灶,分离粘连,重建卵巢,修复组织。
近年来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异位病灶,仔细缝合创面,重建盆腔腹膜,仔细止血,彻底冲洗,使手术效果臻于完善,提高手术后妊娠成功率,降低复发率。
主要有腹腔镜手术、B超下行卵巢内膜样囊肿穿刺术及剖腹保守性手术。
半根治手术:无生育要求,病灶严重,而年龄较轻者(<45岁),可行子宫和病灶全切,但尽可能保留一侧正常的卵巢组织,以避免绝经期症状过早出现。
一般认为半根治术后复发率低,后遗症少。
切除子宫可去除具有活力的子宫内膜细胞种植的来源,从而可减少复发几率,但因保留了卵巢仍有可能复发。
根治性手术:年龄接近绝经期,尤其病情重,有过复发者,应实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
手术时尽可能避免卵巢内膜囊肿破裂。
囊液流出时应尽快吸尽,冲洗。
术后出现更年期综合症者,可用镇静剂及尼尔雌醇。
放射治疗:虽然放疗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已有多年历史,但应用多种药物及手术达到很高疗效,一般不破坏卵巢功能,而放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在于破坏卵巢组织,从而消除卵巢激素的影响,使异位的内膜萎缩,达到治疗的目的。
放射线对异位的内膜破坏作用并不明显,但对既不能耐受激素治疗又因病灶位于肠道、泌尿道及广泛盆腔粘连,尤其是合并心、肺或肾等严重疾病,对十分惧怕手术的个别患者,也可采用体外放疗,破坏卵巢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即便个别接受放疗者,必须先明确诊断,特别是不能将恶性卵巢肿瘤误诊为子宫内膜囊肿,以至错治而延误正确治疗[2]。
预 防
避免在临近月经期进行不必要的、重复的或过于粗暴的妇科双合诊,以免将子宫内膜挤入输卵管,引起腹腔种植。
妇科手术尽量避免接近经期施行。
必须进行时,术中操作要轻柔,避免用力挤压宫体,否则有可能将内膜挤入输卵管、腹腔。
及时矫正过度后屈子宫及宫颈管狭窄,使经血引流通畅,避免淤滞。
严格掌握输卵管通畅试验(通气、通液)及造影的操作规程,不可在月经刚干净或直接在刮宫这一周期进行,以免将内膜碎片经输卵管压入腹腔。
剖宫产及剖宫取胎术中应注意防止宫腔内容溢入腹腔,在缝合子宫切口时,勿使缝线穿过子宫内膜层,缝合腹壁切口前应用生理盐水冲洗,以防内膜种植[3]。
部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能并无症状或症状极其轻微或不典型(如表现为消化道或泌尿等症状),或间接表现为生殖功能异常,甚至腹腔镜直视下也见不到明显病灶。
因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必须是在详尽采集病史、认真进行妇科检查,同时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后才能得出。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今后研究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周应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4):67-70.
2 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与设想.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3):478-480.
3 王开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药物辅助治疗临床观察.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3):228-229.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2】
【摘要】目的:探讨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处理。
方法:对我院18年来11例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术后随诊。
结果: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非常低,我院会阴伤口异位症的发生率为8.7/万。
11例病例均诊断正确。
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潜伏期,30岁以前患者多在一年以内,30岁以上患者多在一年以上,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
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均行完整切除,药物治疗。
随诊3个月至7年,10例未复发。
结论:典型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可以对会阴伤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做出准确的诊断。
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关键词】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常见的疾病。
多发生在卵巢、宫骶韧带和盆腔腹膜。
也可发生在阑尾、大网膜、肺、阴道、会阴和腹部的手术切口,但并不常见。
会阴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国内外杂志上均有报道,因发生率低,多为个案报道,缺乏对其临床特点的共性分析。
现将我院18年间的11例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资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983年1月-2000年12月间,在我院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行手术治疗的病例共2993例,其中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11例,占0.36%。
我院在这18年间共阴道分娩11538例,发生1例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余9例会阴伤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均为外院分娩),发生率为8.7/万。
其中部分患者术前后辅以药物治疗。
所有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术后随诊复发情况。
2结果
2.1会阴伤口与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
11例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患者1为23岁,未婚未孕,否认性生活史,在下阴的唇部前联合处左侧大小下阴的唇部之间有一5cm大小的包块。
无与月经相伴的周期性疼痛,超声检查提示不规则无回声。
行局部病灶切除。
余10例均为分娩后会阴伤口处的病灶:4例为会阴侧切,6例为会阴撕裂。
10名患者均有与月经来潮相伴的周期性会阴伤口胀痛,并出现逐渐增大的触痛结节或包块。
3例在会阴皮肤或阴道黏膜表现为蓝色外,余均为正常色泽的皮肤和黏膜。
所有患者均无月经期的会阴结节部位的出血。
手术切除的病理,均证实在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可见内膜腺体和/或间质。
2.2患者年龄与发病潜伏期
除去例1非会阴伤口处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为发生在会阴侧切伤口或撕裂处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会阴伤口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潜伏期最短的为4个月,最长的为96个月,平均为45.4个月。
但患者年龄与发病潜伏期有明显关系,30岁以前患者潜伏期多在一年以内,30岁以上患者发病潜伏期多在一年以上,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采用确切统计法计算)。
2.3会阴伤口病灶
11例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中,非会阴伤口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例1的病灶为5cm外;会阴伤口的病灶为0.5cm?3cm,平均为1.45cm。
单个病灶有6例。
多个病灶有4例,2例累及肛门括约肌,其中1例累及肛门括约肌较重,术后6年复发。
2.4手术前后用药与术后复发
患者1为非会阴伤口处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予以内美通(2.5mg,每周两次)假绝经疗法,患者坚持了一个月后自行停药,随诊三年,未复发。
4例(患者3、6、8、9)术前后未用药,术后随诊4个月、1年、1年6个月和4年,均未复发。
3例(患者2、10、11)术前予以假绝经疗法(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或内美通)3-6个月,患者2、10术后继续GnRHa 3个月,术后随诊1年及4个月,均无复发。
患者11术后未用药,随诊3个月,未复发。
3例(患者4、5 、7)术前发现病灶累及肛门括约肌,予以假孕疗法(避孕针1号)6个月,患者5、7术后继续避孕针1号3?4个月,术后随诊6年和7年,均未复发。
患者4病灶累及肛门括约肌较重,术中不能在病灶边缘切除太多,术后继续避孕针1号6个月。
术后6年复发,病灶为1.5cm和2cm两个,表现为周期性疼痛,因累及肛门括约肌,无法行手术切除,当时,患者42岁,同时伴有严重痛经的子宫肌腺症,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和双附件切除术。
术后会阴病灶逐渐缩小呈小结节,无不适症状。
3讨论
3.1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机理尚不明了,故有经血倒流、体腔上皮化生、淋巴播散、移植等学说来解释不同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发生。
移植学说(Theory of transplantation)实际上是从占优势地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种植学说(Theory of implantation)引申而来的。
移植意味着人为造成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各种子宫手术、宫腔操作均可能将子宫内膜移植至切口或撕裂伤口,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这是一种医源性播散。
剖宫产(包括小型剖宫产)可以引起腹壁切口处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而不发生会阴区子宫内膜异位症;反之,阴道分娩者,亦无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即说明其发生与宫腔内膜移植有关。
但分娩时,软产道损伤虽常见,继发于软产道上口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却罕见。
以往文献多为个案报告,难以说明其发生率。
本组材料表明其发生率仅为阴道分娩的8.7/万。
会阴伤口不易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可能有二:(1)阴道为有菌环境,局部伤口难免有坏死和感染,在感染的伤口内移植组织不易存活;(2)产后体内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至较低水平,移植的子宫内膜不易生长。
对于无分娩史的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不能用移植学说来解释,一般认为是良性淋巴转移学说(Theory of benign lymphatic metastasis)的作用结果。
因为子宫体、宫颈、阴道及会阴之间均有淋巴管沟通,子宫内膜可通过此淋巴管在会阴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
3.2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
从本院临床资料显示,会阴伤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表现为瘢痕部位的结节、肿物,质地较硬,边缘不整,直径在1?3cm,多为单发,也可为多发或数个结节融合。
多数皮肤和黏膜色泽正常,也可呈紫蓝色。
病灶有与月经相伴的周期性疼痛,并病灶渐增大。
故会阴伤口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临床表现为:(1)有阴道分娩的会阴撕裂或会阴侧切史;(2)会阴部结节或肿物;(3)肿物单发或多发,有与月经相伴的周期性疼痛或触痛。
而本资料的1例非会阴伤口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无明显的与月经相伴的周期性肿物疼痛,病程进展较缓慢,在长至5cm方来院就诊。
在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上是否需要辅助超声检查、电子计算机扫描(CT)和局部细针穿刺行细胞学检查一直很有争议[1,2,3,4,5]。
Vincent等[1]发现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表现为多种形式,但主要表现为皮下混有无回声的混合团块,周边轮廓不规则。
Goldberg[2]认为超声检查可以明确浅表肿物的大小和与其它组织结构的关系。
CT也有学者报告用于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4],但因其价格昂贵及有射线伤害,并不被多数学者接受。
对肿物行细针穿刺行细胞学检查,对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提供精确的诊断依据[5]。
从本院资料结果显示,会阴伤口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从典型的病史和检查,即能达到100%的正确率,无须其它的辅助检查手段。
而对于非会阴伤口处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因临床表现不典型,可以行超声检查或局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辅助诊断,病理组织学检查应有子宫内膜腺体和/或间质。
本院资料还提示,会阴伤口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潜伏期平均为45.4个月,与我院以往的腹壁切口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平均潜伏期9.8个月相比[6],明显为延长。
患者年龄与会阴伤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潜伏期有明显关系。
患者的年龄越大,发病的潜伏期越长。
这可能是患者年龄与子宫内膜生长活性有一定关系。
3.3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采用这两种方法。
药物治疗是通过药物减少病灶的活性,使其逐渐消失。
药物治疗有假绝经疗法和假孕疗法。
为了治疗充分有效,一般要求用药至少6个月。
对盆腔外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假绝经疗法在改善和继续使用率上均比假孕疗法好[7]。
但王友芳等[8]报道,对5例盆腔外腹壁切口处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2?4个月,临床效果不显著,手术切除时,无一例有药物反应。
因为伤口瘢痕组织较硬,病灶被包围在大量结缔组织中,药物达到病灶的浓度较低。
近年,有报告,GnRHa对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有效。
但我们认为对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主,在切除病灶时,应同时切除异位灶周围的纤维结缔组织,以保证无残留异位灶。
如病灶界限不清或有可能累及肛门括约肌,术前辅以药物治疗,可使病灶缩小,界限清楚,易于手术切净。
本院资料11例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均以手术治疗为主。
术前病灶界限不清或累及肛门括约肌的患者行术前药物治疗。
1例病灶累及肛门括约肌较重,术前后用假孕疗法6个月,术后6年仍复发。
4例术前后未用药,术后随诊,均未复发。
术前后药物治疗是否会提高手术成功率,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所以,若手术中明确将病灶切除干净,术后可不用辅助治疗;如果病灶界限不清或累及肛门括约肌,辅助药物治疗。
与其他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相比较,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效果较好,是可以治愈妇科疾患。
参考文献
[1]Vincent LM, Mitteistaent CA. Sonographic demonstration of endometrioma arising in cesarean scar. J Ultrasound Med,1985,4:437-82.
[2]Goldberg BB. Ultrasonic evaluation of superficial masses. J Clin Ultrasound,1975,3:91-4.
[3]C.-C. Liang, C.-C.Tsai, T.-C Chen et al. Management of perineal endometrio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gy & Obstetrics,1996,53:261-5.
[4]Amato M, Levitt R. 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ma: CT findings. J Comput Assisted Tomography,1984,8:1213-4.
[5]Griffin JB, Betsill WL. Subcutaneous endometriosis diagnosed by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Acta Cytol,1985,29:584-8.
[6]林巧稚,吴葆桢.子宫内膜异位症.见:连丽娟主编:林巧稚妇科肿瘤学(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757-77.
[7]Chatman DL. The use of danazol in EM. In Mordern Conceptes in Endomonetriosis. World Congress of Gynecologic Endoscopy. 1987,89.
[8]王友芳,吴葆桢,连利娟,等.甾体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及临床疗法的探讨.中华妇产科杂志,1983;18:71-5.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进展【3】
【摘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具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约占生殖年龄妇女的7%-50%,EMT不孕发生率高达30%―40%,给妇女的身心健康带来较大的伤害。
但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诊断治疗较为棘手。
本文就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临床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治疗;腹腔镜;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的妇科常见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具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约占生殖年龄妇女的7%~50%,EMT不孕发生率高达30%~40%[1]。
EMT临床表现有痛经、慢性盆腔痛、原发或继发不孕、月经失调、性交痛、肠功能改变及泌尿系统症状等[2],给妇女的身心健康带来较大伤害。
但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治疗较为棘手。
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
1.1 影像学诊断:
1.1.1超声检查:可确定子宫内膜异位形状囊肿的位置、大小和形状,并可发现盆腔检查时未能扣及的包块。
典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表现为在子宫的后方或侧方包块,包膜粗糙,内为密集细小强光点反射或不规则反射,彩超示包块内无血流。
1.1.2CT检查:CT检查异位囊肿与B超相似,表现为子宫附近的囊肿,以等密度为主的类圆形肿块,与周围有粘连。
CT和B超对诊断卵巢异位囊肿的检出同样敏感,带对囊壁和囊腔的表现及病变与邻近关系的显示CT优于B超[3]。
1.1.3 MRI:盆腔MR成像不受呼吸运动的影响,正常丰富的脂肪极好地勾画出组织轮廓,可分辨出子宫内膜!结合带和基层,直接横断位、失状位和冠状位成像,有利于定性诊断和对病变范围的估计。
1.2 腹腔镜:国内外已经公认,腹腔镜诊断是内异症诊断的金标准[4]。
当镜下看到典型内异症病灶时,即可确定诊断。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不同内异症病灶的形态多种多样,其活性差异很大,50%的腹膜窗(腹膜袋)含有内异症病灶。
此外,其他一些疾病也可出现类似内异症病灶形态的腹膜改变[5],因此,腹腔镜诊断的内异症病灶仅有半数或稍多得到病理证实。
由于肉眼诊断内异症不够准确,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对腹腔镜下诊断的内异症病灶应进行活检,以协助制定术后治疗方案[6]。
近年来,经阴道注水腹腔镜(transvaginal hydro laparoscopy,THL)技术已悄然兴起,并用于内异症的诊断和治疗。
THL类似于宫腔镜检查,手术成功率达95%,与腹腔镜诊断的符合率高达81.18%[7],有文献报道了78例THL手术,其中有表浅内异症病灶和异位囊肿切除手术粘连分离术及输卵管造口术等[8]。
1.3 生化检测:
1.3.1 血清CA125 :CA125是一种来源于体腔上皮细胞的表面抗原。
体液中CA125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富含CA125的组织异常增生所致,妇女体液中CA125的浓度与子宫内膜发育密切相关[9]。
3.2 EMAb: EMAb是引起体内一系列免疫反应内异症自身标志抗体,其靶抗原为子宫内膜腺体细胞中的一种孕激素依赖的糖蛋白[10]。
其产生主要与异位的子宫内膜刺激导致机体免疫内环境失衡有关。
2 治疗
2.1药物治疗:目前,多项META分析认为:药物治疗主要用于轻、中度内异症、重度内异症手术前准备及手术后的巩固治疗,只能缓解内异症引起的疼痛,可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病灶,延缓手术后的复发,但对改善不孕患者的生育能力似乎无明显影响[11]。
2.1.1丹那唑(Danazol):丹那唑(Danazol)是人工合成的17A―乙炔睾丸酮的衍生物.丹那唑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异位的子宫内膜均有直接抑制作用,因短暂绝经而使异位子宫内膜
萎缩。
副反应:如体重增加、痤疮、多毛、潮热、乳房缩小和萎缩性阴道炎等。
2.1.2米非司酮(Ru486): Ru486为人工合成19一去甲基睾酮
的衍生物,具有抗孕激素及抗糖皮质激素的合成甾体类激素,Ru486可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下调其性激素受体(ER-PR)含量,阻断内膜对雌孕激素的反应性,从而抑制异位内膜细胞的生长。
米非司酮对PR的降调节效应是由于在转录翻译水平抑制PR的合成所致[13]。
副作用较小,主要为不典型潮热,少数有食欲减退和乏力。
2.1.3三苯氧胺(tamoxifen,TAM):TAM为非甾体类抗雌激素
药物,在女性具有弱雌激素和抗雌激素双重效应,其效应与体内雌激素水平有关。
副作用有轻度潮热、恶心、胃纳减退、月经周期延长等。
2.1.4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GnRH-a是天然十肽GnRH的衍生物,目前已合成了200多种类似物。
长期持续给GnRH-a后引起垂体降调节作用,使垂体功能受到抑制,间接导致卵巢甾体激素分泌减少,引起一系列绝经期表现,称药物性卵巢切除,从而引起异位内膜萎缩。
主要副反应是低雌激素血症引起的围绝经期症状及骨质丢失[14]。
为纠正这种副反应而能长期治疗,近年提出反向添加治疗add_back[15],即性激素替代治疗与GnRH-a联合应用,以达到不降低疗效的同时减少副反应[16]。
2.1.5孕三烯酮:是人工合成的类固醇激素,用法:月经第1天开始服药,2.5mg/次,2次/周,6个月为1疗程,服药后50―100%患者闭经,用药后可降低雌二醇水平和骨密度,影响血脂代谢,故不宜长期服用。
2.1.6芳香化抑制剂:目前常用,阿那托唑0.25mg/日,阴道给药,共用6个月。
阿那曲唑,1mg/日,连用9个月,治疗绝经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低剂量治疗能使痛经有所缓冲,生活质量有所提高,获得良好的疗效,是有前景的治疗药物。
2.1.7中医药治疗:祖国医学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气滞血瘀,痰湿阻滞,瘀痰互凝,聚结成症。
活水原则是活血化瘀,消痰散结。
近年来人们探索应用散结镇痛胶囊,莪棱胶囊,雷公藤多苷,调免化瘀汤等中成药和中草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现痛经症状改善,术后复发率低,药物副作用小,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2.2 手术治疗:手术对根治内异症病灶,解除疼痛,促进生
育功能疗效较好,是治疗内异症的主要措施。
适用于:重症病人,病灶较大,纤维化多,粘连紧密,一般药物治疗无效;较大卵巢内膜样囊肿;子宫腺肌瘤药物治疗无效者;药物治疗失败的病例。
2.2.1保守性手术:主要用于年轻要求生育的病人。
保留子宫
及附件,至少保留一侧附件。
主要为切除病灶,分离粘连,重建卵巢,修复组织。
2.2.2半保守性手术:半保守性手术是保留卵巢功能的手术,
以免术后出现绝经期综合征。
适用于无生育要求或病情需要切除子宫而较年轻者。
2.2.3根治性手术:内异症是激素依赖疾病,切除卵巢则无
激素来源。
故病情严重者应选择根治性手术,即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
术后发现绝经期综合征较多,无复发者。
2.3.1 综合治疗
手术与药物联合治疗:腹腔镜下常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粘连,异位囊肿分离过程中易破裂,术中病灶难于彻底清除;内异症具有浸润,转移复发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术后复发率高;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行腹腔镜术后,联合药物治疗比单纯手术治疗有效率高;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年轻患者行保守性手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或丹那唑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及妊娠率,降低复发率,有学者提倡手术后有必要联合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 MuseKNWislonEA.HowDoseMildEndometriosisCauseIn2fertility[J].FertilSteril, 1982:38-145.
[2] 朱关珍,薛月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24(1):12-14.
[3] 吴春芳,项守平,罗行中,等.卵巢巧克力囊肿的CT诊断探讨[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医学版}1999,20{9};51-53.
[4] 冷金花,朗景和,杨佳欣l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532541.
[5] 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病理类型及其对治疗的意义,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69927021
[6] BuchweitzO, PoeIT, DiedrichK, et all.The diagnostic dilemma of min imal and mild endometriosis under routine conditions,J Am AssocGynecoILaparosc.2003,10:852891
[7] MathurS,PeressMR,WilliamsomHO,etal.Autoimmunitytoendometrium and ovary in endome triosis .Clin ExpImmunol, 1982, 50(2):259.
[8] BrosensI, GordtsS,CampoR.Transvaginal.hydrolaparoscopy.but not standard laparoscopy reveals subtl eendometrict ic adhesions of theovary.Fertil Steril,2001. 75:1009210121
[9] Moore ML, CohenM, Liu GY.Experience with109 cases of transvaginal hydrolaparoscopy.J Am Assoc Gynecol Laparosc, 2003, 10:28222851.
[10]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l999:281,282, 301.
[11] HughesE, Fedorkow D,CollinsJ,Vandekerckhove P.Ovulation suppression for endometriosi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0,(2):CD000155.
[12] 江静,吴瑞芳,王振海,等.米非司酮对离体异位与在位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含量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 36:218-221.
[13] 孙梅,朱国璋,周丽蓉,等.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组织中孕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 33:227-231.
[14] FogelmanI, FeutimanI, HamedH, etal.Goserelinandtheskeleton.Brit Obstet Cynecol, 1994;101(3):19.
[15] FreundlG, GodtkeK,GonthGH,et al.Steroidal add back therapy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GnRH-aagonisis. GynecolObstetlnvest. 1998;45(suppl):22.
[16] KiilbolmaS , KorhonenM, TuimalaR, etal.Comparison of the gonadot ro 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 goserelin acetate alone versus goserelin combinedwith estrogen-progestogen add-back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endometriosis.FertiISteril, 1995;64(2):907.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相关文章:
毒蕈中毒临床表现及治疗10-05
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与治疗10-05
儿童反复咳嗽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10-05
磁共振在子宫内膜癌术前的检查意义分析10-05
子宫全切手术治疗子宫肌瘤126例临床分析10-06
子宫假性动脉瘤的治疗进展10-05
子宫内膜容受性及相关药物影响的研究进展10-05
颈椎过伸性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10-05